2023年12月4日
是我国第十个国家宪法日
12月4日至12月10日
是第六个“宪法宣传周”
今年“宪法宣传周”主题为
“传承宪法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
01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02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是指国家中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03人权保障原则
人权是指人作为人享有和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都是最重要的人权;包括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公民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权利等。
04法治原则
法治就是按照法律治理国家、管理社会、规范行为,是对人治的否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05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二、宪法在身边
有人认为,《宪法》是一部高高在上的法律,离我们的生活似乎很遥远。其实不然,《宪法》一直在我们身边,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它都默默地保护和陪伴我们。你我的一生,都与宪法息息相关。
01出生
当我们一出生,便成为具有独立人格权的“人”,便享有了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上学
当我们到了入学的年龄,宪法保护我们受教育的权利。《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02选举
当我们年满18周岁,宪法赋予并保护我们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宪法》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03工作
当我们参加工作或参军,宪法保障我们劳动与休息的权利,让我们能够享有更好的劳动条件、福利待遇。《宪法》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04退休
当我们从工作岗位退休,宪法保证我们的生活能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让我们老有所依。《宪法》第四十四条: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三、宪法的发展历程
01
《共同纲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一致通过,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02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又称五四宪法。
03
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三部宪法,其中1982年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是我国现行宪法。
04
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全国人大五次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和补充,最终得到了我们今日相当完善的宪法。
(来源:舟山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