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中心 快速入口
首页 > 媒体新闻 > 详情

一博士破解造纸废水排放难题

发布时间:2010-05-19     浏览量:2583

    在日前举行的淄博市科技奖励暨科技工作会上,山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刘勃博士荣获50万元的市科学技术环保节能特别奖,他在博汇集团进行污水深度处理课题研究,今年就可为企业节省3000多万元污水处理费用,推而广之将一举颠覆造纸行业“高污染、高耗水”的产业形象。

    目前,制浆造纸企业排放废水有机物含量高、色度重,已是公认的高重水污染行业,我国造纸及纸制品工业3000多家企业每年排放废水约31.8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6.1%,多采用铝系、铁系絮凝剂进行传统的深度处理,只能将废水COD降至120mg/L左右,这远高于山东60mg/L的地方标准且运行费用高,污水处理进一步的节能减排已是行业性的难题。

    记者在博汇集团污水处理现场看到,不锈钢的磁化混合反应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正是刘博士“磁化-仿酶催化聚合”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的两项关键技术之一:废水经过磁场区域,利用水分子与极性有机污染物分子的顺磁性将其按照磁力线方向重新排列,从而改变两者结合状态,有利于后续各种反应的加快进行,由此节省了大量的污水处理药剂。

    博汇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李方和告诉记者,这个“博士课题”给企业带来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今年2月份正式投入运营后,不仅COD已经降至目前的60mg/L以内,而且每吨污水节约1元处理费用,按公司现有每天10万吨废水计,每天就可节约10万元,一年下来就是3000多万元。

    耗氧反应池里,轰鸣的鼓风机正向水下送风,污水波涛翻滚。“这里将来要用更节能的曝气方式,用射流技术取代鼓风机,吨水曝气耗电量将下降一半以上,我的目标是吨水处理费用降低2元。”刘博士满有把握地告诉记者。

    据悉,由刘博士牵头研发的这一污水处理新技术具有极好的市场推广前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原料、不同生产工艺的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在系统进水符合标准的情况下,出水完全可以达到COD小于60mg/L和色度小于15倍的地方最高标准,目前已经在6个省市的10家造纸企业推广应用,日处理废水50万吨。

分享到:
版权所有:福建省轻纺(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 2025 FUJIAN LIGHT AND TEXTILE INDUSTRIAL (HOLDINGS) CO.,LTD
闽ICP备09053906号-1 网站支持:海西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