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中心 快速入口
首页 > 媒体新闻 > 详情

盐业体制改革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5-09-09     浏览量:1534

盐业体制改革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2015-09-08 09:26:25 来源:东方早报 

  马淑萍

  世界盐行业发展和盐业体制概论

  (一)世界盐业的生产和消费情况

  世界盐生产量在前五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印度德国加拿大,前五位国家的生产量占世界生产总量的60%以上(中国第一,占27%)。紧随其后的五个国家是澳大利亚墨西哥、智利、荷兰巴西。前十位国家生产总量约占世界生产总量的75%。除了智利和巴西,其他前十国家生产产量均呈现微增长趋势。世界盐生产总量2013年比2012年增长4%,亚洲是主要牵引力。

  中国、美国、印度、德国、加拿大及日本、巴西、荷兰是盐的主要消费国。智利、墨西哥、加拿大、印度是盐出口大国,特别是智利、墨西哥的盐主要用于出口。美国、日本、中国、德国是前四大盐进口国,但进口原因不同。美国盐资源丰富,但进口量却逐年增加,占到世界进口总量的40%,这主要是由于美国国内运输成本高,直接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更经济的原因。欧洲情况也类似,西欧进口量占世界进口总量的12%左右,其中德国是进口最多的国家。欧美进口盐主要用于工业原料和融雪剂。日本与欧美国家不同,由于国内盐资源不丰富,国内用盐的87%依赖进口,占世界进口总量的20%以上,是世界第二大盐进口国,主要用于化工(参见表1)。

  世界盐的需求量趋于缓慢增长趋势。2005年至201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3%,其中亚洲太平洋(601099,股吧)地区和非洲中东地区增长较快,北美和欧洲地区增长缓慢甚至下降。预计2012至2015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9%,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仍是增长最快的地区(参见表2)。

  (二)世界盐业企业

  1.国内外并购与合作成为发展的重要手段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北美企业以国内为主的收购兼并活动十分活跃。如1985年美国一家企业通过并购扩大了业务规模,到1988年又被其他企业收购。

  1990年代以后跨国并购与合作成为潮流。美国席卷欧洲盐市场成为热点话题,如美国IMC Global 公司收购英国的Salt Union公司,且收购规模越来越大,如1997年美国嘉吉公司收购了荷兰Akzo Novel公司位于美国的工厂500万吨产能。欧洲境内跨国并购活动也逐渐活跃,2001年比利时Solvay公司与德国Kali und Salz公司进行盐业务整合,成立了European Salt公司,盐产量为500万吨。2009年德国钾盐又收购了美国莫顿盐业。

  日本实施专卖制度改革过渡期之前,企业间的收购兼并活动很少。市场化之后,企业为了能够继续生存,开始实行收购兼并活动。

  2.跨国盐企形成行业垄断

  一是盐生产规模巨大化。10年前,美国形成了IMC Global、莫顿盐业、嘉吉公司三大盐业寡头,生产能力均在1300万吨左右。进入21世纪,大型跨国盐业间合并进一步形成寡头垄断格局,美国嘉吉公司收购美国IMC Global,2014年盐生产量达到1400万吨。比利时苏威公司和德国钾盐集团合作密切,德国钾盐集团收购美国莫顿后,两家企业的盐生产能力应超过1500万吨。三菱商事与墨西哥政府合作开发的ESSA项目年产能力800万吨。

  二是经营和投资跨国化。如比利时苏威公司在近10个国家拥有盐生产加工基地,集团收入(注:盐业收入占比很少)主要来自海外(2014年收入结构:欧洲34%、北美洲23%、拉丁美洲11%、亚洲及其他32%),欧美企业一般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快速扩张。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跨国经营的目的有所不同,三菱商事、丸红等综合商社为了保证国内工业用盐的稳定供给,采取与国外政府和企业共同开发的形式获取盐资源权益,采取并购手段是近些年的事。

  三是业务发展综合化。经过近几十年或上百年的发展,所谓的跨国盐企基本发展成为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盐业基本作为工业或食品或农业板块中的子业务,各大业务间形成协同效应。如美国嘉吉公司经营业务涉及食品、农业、工业、能源和金融领域,2014年集团营业收入为1349亿美元,利润18.7亿美元;比利时苏威公司拥有健康产品、汽车产业、建筑建造、工业应用、农业与食品、能源与环境、电力与电子产品七大业务板块,2014年集团销售收入为102亿欧元,利润近18亿欧元;德国钾盐集团则以化肥生产为主,盐作为化肥原料;日本综合商社则以资源开发为主,盐作为各种资源开发收益之一。另外,从盐生产看,跨国盐业实现了垂直或横向一体化生产,甚至向精细化工或终端工业产品延伸发展。如苏威集团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化工医药集团,业务细分为化工原料(纯碱、碳酸盐)、塑料原料(PVC、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医药和塑料加工(汽车零配件、塑料管、各种薄膜),其收入占比分别为32%、25%、24%和19%。但在产业组织形式上,欧美和日本企业有所不同。欧美盐企相对独立,产业组织呈现内部化;而日本综合商社主要作为供应商,以参股或合作形式为下游企业提供原材料供应服务,产业组织呈现外部化。

  (三)世界盐业体制向市场化发展

  目前世界的盐业体制大体分为三大类:一是坚持专营体制,如印度;二是完全依靠市场主体竞争,如美国、英国,但两国采取的竞争政策略有不同,美国采取原则性禁止政策,反对市场垄断行为,英国则采取规制弊害原则,防止托拉斯集团的形成,但最终还是形成了几家自然垄断盐企;三是逐步放开专营市场,实现市场化,如日本、韩国。日本经过5年产业保护期(含3年进口管制期)的过渡改革,2005年取消了专营制度,但国家仍保留食盐基本保障和战略储备职能,采取了介于市场与政府中间的体制,这与日本盐资源条件较差有关。韩国模仿日本采取设置过渡期取消了专营制度。瑞典尽管盐业非国家专营,但盐价受到国家管制。

  总之,除美国等极少数国家外,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均经历了盐专卖制度或盐税制度时代,但随着盐的应用向化工的延伸使得食盐占比大幅下降,工业化制盐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盐的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等原因,世界盐业体制逐步从专营向市场化转变。

  世界主要国家的盐行业发展及体制改革

  (一)美国

  1.市场的特点和格局

  美国是盐业流通完全市场化运行的国家。经过市场竞争、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在市场竞争法则的自然选择下,美国盐业形成了产销合一、寡头垄断的经营格局。在美国盐的商品化生产初期,盐的生产销售处于相对杂乱无序状态,有关资料显示,1880年全国有268个制盐企业。1970年,美国形成了50家盐业公司控制着95家盐厂的经营格局。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不断增加的能源和人工成本,汇率波动导致进口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及产能过剩等因素,美国盐业经过新一轮兼并重组,2013年形成了由28个公司控制61家盐场的经营格局。由此,美国盐的生产和销售呈现两大明显变化。一是产销合一,制盐企业和销售企业联合在一起;二是寡头垄断,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盐的制造和销售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2013年,美国政府矿产资源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共生产盐4010万吨,其中莫顿公司、北美盐业公司、嘉吉公司、岩盐公司等几家大型集团控制着全美约90%以上的盐业市场份额。这些集团公司产销高度一体、经营高度集中,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寡头垄断模式。这些集团都是国际化跨区域、跨产业的公司,盐只是其业务经营的品类之一。如莫顿国际公司由莫顿盐业公司、加拿大盐业公司和巴哈马盐业公司三部分组成,且已涉足中国食盐市场;嘉吉公司已成为大宗商品贸易、加工、运输和风险管理的跨国专业公司,经营范围涵盖农产品(000061,股吧)、食品、金融和工业产品及服务;北美盐业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钾肥、镁肥以及盐产品生产商之一。

  2.政府对市场的监管

  美国没有制定专门的盐业法规,也没有管理盐的专门机构。盐产品与其他普通商品一样,在市场竞争的框架内运行,受反垄断法、反倾销法、食品法等一般法律法规的管制。政府及美国盐业协会制定各种用途盐的技术标准,各公司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公司作为市场经营的主体,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经营规则。虽然美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实行过国内盐产业保护政策,但是从未实施过类似日本的“盐专卖制度”。

  涉及盐资源管理的主要管理部门:一是美国内务省地理调查局(USGS)。从地理、科学的视点,对水、自然及矿物资源进行调查,为国家资源战略提供建议。其中,矿物资源调查小组从美国经济与国家安全角度,收集并分析国内外矿物及矿物材料的供需情况。小组内设有盐领域专家,专门从事盐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二是美国内务省土地管理局。管理联邦所拥有的矿山与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犹他州的一部分盐湖与盐矿山。三是美国能源署(U.S. Department of Energy)。下设冷战遗产管理室,负责岩盐库相关信息收集。该室原来作为冷战时期核武器及核设施的研究实验场所,后来开始进行低放射线污染物品及装置安全废弃的研究调查。岩盐坑被用作低放射线污染物品及装置废弃物的保存仓库。1980年以后,岩盐层还被用作天然气储藏库。目前约400个地下贮藏库中,有31处为岩盐层。

  涉及食用盐安全和品质的监管部门:一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负责盐的安全质量监督。1958年FDA将盐归为“大致安全”类,因此食盐制品上市时没有安全性检查,但规定盐制品及盐添加食品必须标明钠(Sodium)的含量等级。美国没有专门针对盐的生产质量安全的规定,主要依靠FDA制定的医药品制造、品质管理基准(GMP)来确保食盐生产安全的。二是农务省。从营养学角度发表《美国人饮食摄取指导方针》,推行合理摄入食盐标准。三是劳动省矿山安全健康局。根据总体的矿山安全法规,从安全基准和劳动条件的角度对岩盐坑与生产设备进行监督。

  从市场监管角度看,美国法制健全、市场化程度高、盐业企业自律性高。

  3.盐业协会的积极作用

  美国盐业协会对促进行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盐业协会是一个基于北美地区,致力于倡导盐的诸多益处,特别是为确保冬季道路安全、优良水质和健康营养的非营利性行业组织。协会成立于1914年,成立之初叫盐生产者协会,1963年改名为盐业协会。目前协会有团体会员37个(团体会员除美国国内相关成员单位外,还包括北美、南美、欧洲、亚洲等相关国家的单位。中国盐业总公司系该协会的团体会员)。

  美国盐业协会代表美国盐行业与政府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协调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公共政策、公共关系,代表行业说话,为行业争取合法权益;负责协调会员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盐业协会还经常开展食盐知识宣传,盐的生产、使用等方面的调查与研究,组织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如当前社会存在偏见,有些人认为吃盐有害健康,对盐业市场造成困扰。为此,协会履行“消除不准确的公众认知”职责,通过组织专家研究,客观公正地提供正确信息,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市场销售。美国盐业协会积极发挥作用,补充和完善了美国盐业市场运行机制。

分享到:
版权所有:福建省轻纺(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 2025 FUJIAN LIGHT AND TEXTILE INDUSTRIAL (HOLDINGS) CO.,LTD
闽ICP备09053906号-1 网站支持:海西天成